穿过仿汉风格双阙,绕过赤红色展墙,迎面而来的便是来自两千年前的“大汉雄风”——作为国内外首个以汉碑善本为专题的展览,也是迄今为止汉碑拓本最高文物规格的展览,10月30日,“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在上海图书馆东馆第一展厅拉开帷幕。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外最重要的碑帖公藏机构之一,收藏有金石拓本二十五万件,其中善本三千件。本次展览选取了馆藏汉代碑刻,包括碣石、碑版、摩崖、石阙、画像题字等在内90余件珍拓善本,其中达到国家一、二级文物标准者有80%左右,均属首次集中亮相。
90余件国宝级汉碑善本首次震撼集结
汉代石刻,无论是丰碑大碣,还是摩崖文字,内容涉及了汉代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文学艺术及社会风俗等,构筑了一座汉代文化博物馆。而碑帖拓片经过名家收藏、装裱、题识、观款,为后人留下了更广阔深邃的文化内涵。
继2019年“墨彩斑斓 石鼓齐鸣——石鼓文善本新春大展”、2021年“大唐气象——上海图书馆藏唐碑善本展”之后,本次展览是上海图书馆有史以来举办的碑帖展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藏品最优的一次展览,藏品阵容之豪华史无前例。
本次展览囊括了汉碑中精品者,譬如《乙瑛》《礼器》《孔宙》《史晨》《曹全》《张迁》等名碑,也选取地处偏远的摩崖名品《西狭颂》《石门颂》《郙阁颂》《刘平国摩崖》等等。这些展品得益于三十余年的基础整理和研究发现,从数千件碑帖善本中精挑细选,既有善本裱册,又有精品卷轴,既体现了金石学研究价值,又不乏艺术鉴赏价值,从而全面展现馆藏碑帖收藏的品类齐备、宏富精善。
而以文物价值考量,由于传拓时间和传播早晚的差别,汉碑善本与唐碑善本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唐碑以宋拓为珍,而汉碑至明代方才深入人心,至清中后期汉代刻石的出土频多,乾嘉以后金石学复兴,汉碑的鉴藏考订达到了新的高度,因而汉碑的清初拓本极为罕见,明拓本寥若晨星,宋拓本更是绝无仅有。此次展览中《太室西阙铭》(王懿荣藏本)、《开母庙石阙铭》(李葆恂藏本)、《曹全碑》(俞复藏本)、《史晨后碑》(何绍基藏本)等均属明拓珍本,拓工一流,纸墨古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展厅里,近一半汉碑卷轴悬诸墙上,气势震撼,让观众享受一次文化盛宴,这成为展览的一大看点。整幅拓片还原碑刻原貌,行款字数,一目了然,加之精湛的装裱艺术、精彩的名人题跋,观之令人回味无穷。譬如《刘平国摩崖》(王懿荣藏本)、《沙南侯获碑》(潘祖荫藏本),碑版残字漫漶,石花斑驳,然而在拓片四周洋洋洒洒、几近满页的题记款识,仿佛被带领穿越历史的长河,在字画楮墨的古雅韵味中,体验一场金石文化之旅。
为每一件展品制定个性化修复方案
“人生朝露,纸寿千年”。顶级传世汉碑善本跨越两千年的时光与读者们相见的背后,离不开古籍修复师们的匠心与妙手。此次展出的90余件藏品中大部分是卷轴形式,其中相当一部分残缺破损,折痕严重,尤其是裱件镶料污损、脆化,不复昔日容貌。因此,展前的修复工作极其重要。
展品修复任务由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承担,在“上海工匠”“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非遗传承人张品芳的带领下,10位修复师历时近8个月,对50件展品进行了修复,对其中近20件展品进行了重新装裱,占总修复展品的36%,工程量可谓浩大。
在接到此次任务后,修复团队同碑帖研究专家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前期调研工作,确定此次以“最小干预”为修复原则。在对展品保存状况、装裱形制和用料进行调研评估后,确定是保留原装还是重新装裱。重新装裱是根据每一件展品的原裱形制、拓片特征、题跋印鉴及展陈需要等制定个性化的修复方案。
对于修复师来说,在修复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思考”。作为展前修复工作,这次要比以往的修复更需要注重展品的美观与协调,因此需要做很多细节工作。其中,《刘曜残碑》(潘祖荫藏本)曾流传入日本,后回流国内收藏。为了保留流传过程中的痕迹,修复团队将原裱镶料做了保留,作为画心的一部分。根据拓片材质选择了相近的纸张,对拓片的缺损部位进行修复。将缺损部位补洞后,刷豆浆水,最后用矿物质颜料和旧墨进行全色。全色的目的是让缺失部位色调与周围颜色相类似,使整幅拓片看上去协调、一致。
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楼巍表示,本次展览也是上海图书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体现:“这既是一个欣赏美育的场所,也是一个学习的课堂。”
为了配合此次展览,上海图书馆编撰了《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一书,收录了包括所有展品在内的151种汉碑珍本,将在11月2日正式发售。本次展览为期2个月,将持续到明年1月7日。在展览期间,还将在11月至12月周末举行专家讲堂,与读者一起欣赏汉碑的无穷魅力。
文字/摄影:曹之光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