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旨在延缓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优化糖尿病的管理。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4%,虽然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新型降糖药和糖尿病新技术的开发利用,针对糖尿病的诊疗模式都大为革新,与此同时,糖尿病是否存在遗传性?哪些人群是易患人群?体检空腹血糖正常是否一劳永逸排除糖尿病?
有着十多年糖尿病史的李阿姨,是位社区文艺工作者,之前因为工作繁忙,控糖医嘱遵循不佳,血糖一直控制不好,多次往返医院接受治疗。近年来,公利医院内分泌团队针对李阿姨具体情况,不断优化其个性化治疗方案,不仅很好的达到控糖目标,也大大地优化了居家治疗方案:曾经的一天两次胰岛素注射加多种口服药的方案变成如今的一天一针一药方案。
“方便多了!我糖尿病已经十七八年了,现在控制得蛮好,还没有并发症。原来血糖最高到20,现在最高是14,最近又好多了,每次要到外地演出,每个星期要排练很忙,要是这个毛病不好我就没法工作好,现在我精神很好,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患者李阿姨向记者说道。
“这位患者以前口服多种经典降糖药物治疗,后来随着胰岛功能下降又增加了注射胰岛素,而且胰岛素的剂量和注射次数也逐步增加,但是血糖控制得仍然不是特别理想,这也跟她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系,饮食上控制不是特别好,所以这一次又来找我们求助。”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孙菲介绍。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并非一次诊疗就能一劳永逸,终身控糖意味着患者院内外的治疗延续性至关重要。近年来,糖尿病管理方案在临床不断更新发展,与此同时得益于国家对创新药的加速推动,糖尿病领域创新药物也不断更新迭代。但其背后也面临另一个现实与困惑:患者控糖方案也需要及时调整以得到更多治疗获益,但是这也面临一些问题,病人是否能及时获得治疗方案的更新,另外病人是否能改变既有观念,接受新的治疗方案。因此,制定个体化、精细化的控糖方案,成为不少临床共识,多年就诊于公利医院内分泌科的李阿姨便是得此共识的惠及患者之一。
孙菲说,临床治疗上一直也是实时更新药物进展,一旦有了获益更多的新药上市,会根据患者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甚至精细化到病人性格特点,来制定综合方案:“从医生角度讲,要让病人能长期坚持,而不仅仅是单纯一个庞大的方案把血糖控制下来,所以我们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尽量治疗方案要简洁、便捷、容易操作。因为二型糖尿病有很多是老人,甚至是独居老人或是住养老院的老人。”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达1.4亿人位居全球第一,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病重者可累及全身脏器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健康中国行(2019-2030)》对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给出指导建议和行动指标: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要分别达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临床研究达成共识,早期的糖尿病患者可实现逆转,有家族糖尿病史且生活环境及习惯存在患病风险人群,以及超重肥胖人群应及时做好糖尿病筛查。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霞采访中介绍:“ 糖尿病有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其实中间还有一个1.5型糖尿病,这些糖尿病都是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大量研究表明,它不是一个点对点的简单遗传,而是在在众多遗传基因的易感性基础上,如果合并一些诸如肥胖、生活方式不健康等环境因素,就会促进发病概率,所以我们现在也关注比如称为‘糖二代’人群,如何来有效预防与筛查。”
“尤其是80、90后这一代,现在已经步入中年,很多人超重甚至肥胖,再加上喜欢熬夜、吃甜食、喝饮料、吃宵夜,饮食结构不合理,占据了多个罹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若是只关注空腹血糖,认为其正常就正常的这还不够,特别针对有糖尿病易患因素,包括家族史、体型超重的,我们都建议做一个糖耐量实验的早筛,因为空腹血糖正常,并不代表他的糖代谢水平是正常的。”孙菲医生补充道。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