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生态之城”引来稀客,浦东去年新增记录5种鸟类
来源:浦东时报 日期:2025-01-23 浏览

  浦东“生态之城”的建设成果,正得到一种特殊的“佐证”——2024年,浦东新增记录到的鸟类有5种,分别为灰斑鸠、三趾鸥、白胸翡翠、红背伯劳、棕尾褐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浦东区域范围内累计记录到477种鸟类,其中,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21种,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81种。

  2024年1月15日,观鸟爱好者Shashika Bandara在乘船途经浦东新区海域时观察并拍摄到三趾鸥,估计数量在20只以上,系浦东首次记录。大半个月后的2月8日,观鸟爱好者Pam D也在浦东新区附近海域拍摄到2只三趾鸥。

  三趾鸥是一种小型鸥,在我国是青藏高原以东广大地区的罕见冬候鸟,虽是海洋性鸟类,但冬季也常出现在内陆的河湖等开阔水域,沿海地区记录反而相对少。据上海野鸟会报道,上海陆域三趾鸥记录甚少,近年来仅在2016年1月31日崇明北湖发现过一只。去年年初的两次发现很可能说明冬季此鸟在上海附近的外部海域有一定的越冬数量,故推测本次记录到的三趾鸥为在外海稳定越冬的冬候鸟。据悉,三趾鸥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级为VU(易危)。

  2024年4月1日,观鸟爱好者鹿知遥(网名)在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校区内观察并拍摄到一只灰斑鸠,系浦东新区首次记录。同月4日,万心飞翔(网名)也在同一位置的杨树上观察到此鸟。

  灰斑鸠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在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有少量记录。据上海野鸟会报道,上海市范围内此前的记录仅有上海自然博物馆保存的一件标本,1977年1月采集自长兴岛,故本笔记录也是本市第一笔确凿的野外照片记录。

  2024年4月20日,观鸟爱好者王小亿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图书馆旁的小竹林中偶然发现并记录了一只棕尾褐鹟,系上海市首次记录。棕尾褐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及华南。值得一提的是,3天后的4月23日,在浙江宁波沿海也有一笔棕尾褐鹟的记录,这可能意味着在这个时间前后有一个小的棕尾褐鹟种群正从杭州湾一带过境或游荡。

  2024年9月1日,观鸟爱好者王子(网名)在南汇东滩观察并拍摄到一只白胸翡翠,系浦东新区首次记录、上海市第三笔记录。白胸翡翠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大致以大凉山-乌蒙山-平行岭-大巴山-淮河为北界,在上海附近的南京、宣城、湖州、杭州等地都有不少记录。该鸟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Ⅱ级。

  2024年10月15日,来自南京的观鸟爱好者海澜(网名)在南汇东滩三三公路附近观察并拍摄到一只上体红褐色而多黑色鳞状斑纹的伯劳幼鸟,起初认为其是上海每年稳定过境的牛头伯劳而未给予太多关注。数日后,他的照片分享到群聊中引起了关注。经讨论后发现,2天前的10月13日,观鸟爱好者周章进、陈文拍到的伯劳极可能也是同一个体。此鸟耳羽淡红褐色,6枚初级飞羽突出,可与较常见的红尾伯劳和牛头伯劳相区别,查阅资料后确认其为红背伯劳。

  红背伯劳此次在上海地区出现,应是秋季迁徙期偏离正常迁徙线路而出现在本市的迷鸟。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