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企业负责人来到浦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商事登记。他把车停在了地下车库,当办完事开车出库时,他惊讶地发现,不用缴纳停车费,因为时间还不到15分钟。
“这并不稀罕,企业办事还会更便捷。”浦东新区区府办副主任、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蒋红军说。
10年前,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如果把自贸区比作一把宝剑,那么,这把剑刺向的是“框框架架”,刺破的是“藩藩篱篱”。10年磨一剑,浦东建立了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主体制度框架,正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一刻钟之内办妥登记事项,便得益于自贸试验区的建设。10年来,浦东基本建立了与自贸区相匹配的政府治理体系,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重点,推动政府职能从“政府侧”向“企业侧”深刻转变。
当宝剑刺向藩篱之时,总有一股力量,让宝剑锋芒尽显,又不会“剑走偏锋”。10年来,浦东新区纪委监委以有力的政治监督护航自贸区建设,以清朗的政治生态持续净化改革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多”与“三化”
张江科学城“科学之门”工地,两幢300多米的大楼如孪生兄弟般高高耸立,俯视着这座活力四射的城市。
在“科学之门”东塔项目围栏上,一条鲜红色的横幅引人注目:“廉明公正坚守底线,洁身自好不碰红线”。
高楼平地而起之时,浦东新区纪委监委第一派驻纪检监察组、第七派驻纪检监察组会同陆家嘴集团纪委、张江集团纪委和张江高科纪委,探索深化“室组地”联动监督,把“张江科学之门”项目作为监督保障自贸区建设的重点,紧盯工程监管责任,紧盯工程建设进度,紧盯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招投标等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不断推动工程项目管理责任落实。比如,在签订工程合同的同时,同步签订廉洁协议,规范工程建设甲乙双方的商业交易行为,为项目“干干净净”保驾护航。
高楼之高,在于地基。自贸区建设10年,包括“科学之门”在内的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片热土上的变化可感可视,而如何让改革的大楼拥有足以支撑的地基,虽不直观可见,但决定着大楼的高度。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浦东新区在政治监督方面表现为“三多”:
一是改革任务多,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国家战略的承载区,改革事项涉及方方面面;
二是项目资金多,在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和产业民生类项目上均有大投入。2023年区重大工程便安排项目488项,年度投资达1608亿元;
三是监察对象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后,监察对象从原来1.5万余人增加到近7万人,对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监督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多”之下如何做好政治监督?浦东新区纪委监委坚持政治机关、监督专责机关的职责定位,尤其是2018年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在做深做细政治监督方面不断探索,围绕《浦东新区纪委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中明确的相关要求,推动政治监督的“三化”,即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具体化,就是从一项项工作、一件件事情中,看党的发展理念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精准化,就是盯住重点人、重点事,聚焦重点岗位、重点领域等,及时发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突出问题;常态化,就是把政治监督贯穿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融入重大发展战略、重要政策举措之中。
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晓辉说,我们聚焦“见人见事见效”,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探索构建与浦东引领区建设相适应的政治监督制度体系,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落实。
万丈高楼平地起,当一幢幢高楼大厦破土动工,有力有效的政治监督为大楼直上云霄打下了坚实地基。
营商环境与改革环境
2023年8月21日,浦东新区“一业一证”改革再升级,发出首张“免申即办”行业综合许可证,企业全程免申请、免填写、免提交,营业执照和行业综合许可证变更“一次办成”——这又是一次“全国首创”。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当好他们的“店小二”,是自贸试验区制度改革与突破的关键。
10年里,浦东从“证照分离”到“一业一证”,再到“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胸怀与诚意。
用浦东新区区府办政府职能转变协调处处长郭颖的话来说,营商环境的改善,就是要为市场主体多提供“学霸笔记”,因为企业主都希望一次性知晓有关要求,比如开办企业需要申请哪些许可、要走什么程序、该找哪个部门。
因此,政府需要给企业提供一本“学霸笔记”,有了这个“宝典”,加上智能化系统赋能,企业主即便是第一次办事,也能按图索骥方便、高效地办成事。“免申即办”行业综合许可证,便是又一本“学霸笔记”。
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去年企业产值逆势飞扬,相比同期增长近3倍,今年又完成了B轮投资。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曹佳萍说:“我们也遇到过融资难问题,也曾担心去政府机关办事的效率,但这几年,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浦东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块福地。”
“福地”之上的改革之路,其实并非一帆风顺。
郭颖说:“如何争取权限下放?权限放了以后怎么管得好?跨部门流程如何集成再造?”
“市场主体最关心的是营商环境,而对于改革者来说,改革环境是推进改革的关键。”她认为,“改革环境的净化,离不开纪委监委的政治监督。”
在自贸试验区系列制度改革推进中,浦东新区纪委监委把“监督保障一流营商环境的打造”作为跟进监督事项进行重点部署。主要监督落实《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及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过程中,干部作风、政策落实和工作创新等情况。
在浦东先行探索市场准入“一业一证”改革之初,浦东新区纪委监委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便协同各职能部门立足监督职责,聚焦部门履职、涉企服务、政策集成等各环节,采用专项调研、巡审联动等多种方式开展监督检查,紧盯政策措施落实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深入研究破解“准入不准营”“多头管理”等问题。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又围绕如何有效解决行业综合许可证不能完全取代部分单项纸质许可证书等问题,逐条逐项梳理出需要监督推进的目录和清单。
区纪委监委第三派驻组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沈春燕说:“政治监督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我们将继续协同各职能部门履行自贸试验区改革的职责任务,查处各类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开展监督谈话等形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找准问题症结。”
改革之前,总有前来办事的企业主抱怨在政府服务中心门口有“黄牛”。区纪委监委第六派驻纪检监察组干部翁先伟说:“我们与驻在单位加强联动,加大监督力度,推动服务企业的流程再优化、制度更健全,让黄牛没有了存在空间。”
10年间,国家层面集中向全国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中,约一半为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创,累计已有300多项改革经验向全国分层次、分领域进行了复制推广。
郭颖说,正是有了清朗高效的“改革环境”,包括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系列的改革,才有了向深水区挺进的动力。
从自贸区到引领区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从自贸区到引领区,浦东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紧扣重大改革事项落地、重大战略平台建设、重大工程项目推进等关键举措,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同时,不断健全容错免责和澄清保护机制,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李晓辉用“止于至善”激励浦东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围绕浦东引领区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作用,护航改革发展。
“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李晓辉说,浦东纪检监察干部将传承好浦东开发开放之初形成的“三股气”,即“敢跟全球顶级水平对话的志气、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只争朝夕、奋勇率先,为推动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取得新突破而不懈努力。
浦东招聘网最新招聘信息